4月28日,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·红原县召开工作座谈会,双方围绕院县共建相关工作开展交流。省草科院党委书记刘汉中、院长李达旭,县委书记阿江,县委副书记、代理县长孔勇,县委副书记泽旺措出席座谈会。 会上,刘汉中、李达旭介绍了省草科院基本情况,分享了近些年科研成果,提出了下步院县共建方向。刘汉中说,省草科院是一支高原的“特种部队”,也是属于红原县的科技队伍,在长期的合作中,双方建立了友谊,取得了系列成果。自“十三五”以来,省草科院在红原县实施的科研项目近60个,落地的科研经费上亿元,在推进红原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、支撑小微企业发展、开展技术帮扶与服务、进行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、帮扶等方面贡献了草科院力量。希望双方进一步强化院县合作、共谋发展,在土地、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,共建生态草牧业创新中心和科研创新平台,联合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、乡土草品种选育与生产利用、牦牛绵羊品种资源保护及产业化利用、高原特色植物资源保育及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研究与示范,打造科技创新团队,培养地方专技人才,推动院县互利发展。省草科院将切实加强同红原县委县政府的沟通联系,共同理清思路,实质性推动合作的尽快落地,切实答好发展之问、实践之问、群众之问,为红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 阿江、孔勇对刘汉中一行到来表示欢迎,向他们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、草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红原关心支持表示感谢。阿江说,多年来,省草科院高度重视同红原的合作,积极争取项目、投入资金、开展科研,转化了一批批科研成果、干成了一件件实事好事,为深化院县共建合作、促进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近年来,红原县体系化、高标准、分层次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,以“草原增绿、产业增效、牧民增收”为出发点,加快提升草原畜牧业标准化、规模化、机械化、品牌化、科技化、信息化水平,基本形成草原生态保护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、牧民持续增收的“红原模式”。希望省草科院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,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,围绕实质的项目、内容,制定具体的合作方案,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,助力产业发展,带动地方经济。双方要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,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,就具体合作项目进行更加深入、细致的研讨,及时协商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问题,切实推动双方在更广领域、更深层次开展务实合作。相关部门要对标合作事项,加强研究政策,加大调研调查,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,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。 座谈会上,双方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,并就下一步工作的思路、打算相互交换了意见,达成了多项共识。 县领导刘志宏、兰刚,省草科院有关及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解读